今天作第二次回診,
看診時,醫生先看了我一早就拍的X光片再看了一下傷口,
我急切切地丟出一堆問題:「情況如何?」「還好嗎?」「什麼時候開始可以踩地?」「什麼時候可以拆石膏?」......
醫生不疾不徐的態度:「骨頭就讓它慢慢長」「下週可以開始撐拐杖或助行器練習踩地」「石膏要包三個月才可以拆」...
蝦密,「三個月」......我沒聽錯吧?!聽到這遠超乎我想像的期間,心馬上涼一大半......
不死心繼續問:「通常不是6~8週嗎?為什麼我的要到三個月?因為年紀大復元慢嗎?因為我有開刀嗎?......」
醫生輕描淡寫的口吻:「三個月比較保險」
喔 !「比較保險」.....這回答簡單有力卻讓我無招架之力,想爭取縮短時間的勁兒瞬間弱了一大半,
有氣無力的哀怨:「三個月....那從我10/22開刀開始算不就要到明年1/22?那都要過年了ㄟ......」
醫生仁慈的回答:「那就過年前一、二天拆掉好了」
吼~那有什麼差嗎?心裡實在忍不住犯滴咕。
聽到拆石膏時間沒得照我出門前的樂觀期待在12月底完成,心沉沉......
醫囑後面下次回診時間及其它診察事項全都心不在焉,有一搭沒一搭的聽......唉!沒力~
昨兒個還看桌曆喜吱吱盤算~
今天的回診也許可以聽到醫生說我6週可以踩地、8週則可拆石膏,
那後續我只要再配合復健、自己加強練習,明年1月要恢復行動自如、活蹦亂跳是ok的。
結果,這會兒時間硬生生被往後拉一個月,人突然像洩了氣的皮球,心都揪一起了......
這像什麼呢?
像小孩子滿心期待要出門旅遊,最後大人宣佈時間要順延一個月,這.....這......心情很難過ㄟ~
老公安慰我:「醫生當然希望保險一點比較好啊!」「那也辦法,就多休息一下,至少是在逐漸復元中啊」......
這些我都知道,只是.....就是心情嘔嘛!
就是忍不住要碎碎唸、叨叨念,十足像個孩子樣的耍賴才能稍稍平息這個失落呀!
到南寮海邊曬曬太陽、吹吹風,
去吃總是客滿的「揭家牛肉麵」再外帶二份給家裡的老小,
回到家,要讓自己一切如常,
照舊聽音樂、閱讀、上網......依然要仰賴老公生活上的幫忙.....要求自己就是乖乖休養、心更要靜.....
下週開始練習踩地,之後拆石膏練習「腳踏實地」,再等7週吧!
早上的情緒起伏,是理智上的不允許,
但,宅在家的這段時間,總要有那麼一時半刻,就讓我當個孩子吧!
像個孩子一樣不負責任的耍賴一下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