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年國二下時,哥哥買支中階手機,
我們贊助金額從孩子期待的500?1,000?最後阿莎力付掉1/3,孩子開心得很!
直說我們真是慷慨,居然一出手就贊助這遠出乎他們意料之外的金額,大有「賺到了」的極大快樂!
前年國三上時,哥哥對ipad非常喜愛,
常常上網google產品相關訊息,更是三不五時來遊說我買ipad,
哥哥:「媽媽~ipad真的很好用喔!裡面有很多功能都很酷ㄟ」「像妳每個禮拜會去租雜誌,有了ipad妳就不用那麼麻煩了,妳可以直接用ipad看,不用花錢也不用趕著還,很方便喔!」......
我微皺眉、認真思考狀:「可是我不愛使用那麼多有的沒有的功能ㄟ」「而且我習慣看實體書ㄟ,一頁一頁翻著書的感覺跟看電子書完全不一樣喔!而且我利用租書店週年慶儲值加倍,租一本週刊實際上只付10塊錢,很便宜,更何況有還書期限才會逼自己找出時間看完,要不然很容易一拖再拖就都不知拖到民國幾年了。」......
哥哥想了各種理由卻始終碰到軟釘子,沒辦法,我用不到這東西,壓根不會想買!
知道孩子的心思,我可以花時間再三說明卻作不到阿莎力一句「喜歡嗎?我們買給你!」
因為對一個國中生而言,ipad不是必需品。
有天哥哥很認真地跟我說:「媽媽~我覺得還是我自己買ipad,不要說服妳買了,妳知道為什麼嗎?」
我認真傾聽:「為什麼?」
哥哥開心分享他的新發現:「因為啊!如果ipad是妳買的,我要用就要跟妳借,那我就不能隨心所欲下載我想要的東西,到時妳要是使用上有點小問題,一定會唸說幹嘛弄一些有的沒有的東西啊!可是如果是我花錢買的,那就是我的東西,我想下載什麼東西妳就比較不會有意見了。」
我點頭稱是:「沒錯」「只是...我有那麼會唸嗎?使用有點小問題就碎碎唸喔?有嗎?」
哥哥大聲說是,連一旁始終未答腔的榮榮這時也都跟哥哥站在同一條陣線:「有!!妳自己都不知道!!!」
可是,我還是不太想承認自己EQ有那麼差ㄟ,呵呵~
這會兒哥哥也說出他的困擾:「我自己買ipad是最好的,可是那要花很多錢ㄟ。」
我:「是呀!蘋果咬一口的東西都很貴喔!你可以以後自己花錢買,但現在是國中生還不需要用這東西」
哥哥:「我知道」「我有存到錢了,可是還沒有買這個東西的『權利』」
賓果,就是這樣,先作你能做的事(存錢),等時間到,你有「權利」時再去買吧!
去年6月考完末代基測,哥哥如願考上目標學校,
我想到孩子大半年前的「想要」,也想到他上那高中後應會有需要使用,
於是我主動對孩子釋出同意權:「想要嗎?拿零用錢來買吧!」
這回,我們的贊助金額從他們以為的1/3提高到1/2,又是一個大大的快樂!
但我也同時聲明,這類商品贊助額度最多只到1/2,不可能全部我們付錢,喜歡的東西自己買,很合理!
孩子沉醉在長久等待終能第一次擁有apple產品的滿足中,
二人都用力點頭表示太了解我這個老媽的原則了!
呵呵~
我跟孩子分享一些觀念~
哥哥基測考出好成績讓我們全家人引以為傲,同享喜悅,
同意哥哥買ipad算是一個「鼓勵」,但卻不會在考前被拿來當作認真讀書的誘因。
我從不會承諾你們只要考到怎樣的成績,我就買什麼東西或給你們什麼獎勵?
因為我覺得讀書是為你們自己,設定目標、努力完成是你們對自己的期許、自己的要求,是自我負責,
它不應該是為了父母或師長给的什麼實質鼓勵才願意去作的事,
讀書很辛苦,但在讀書過程中自有其樂趣在,
我希望你們能體驗在經歷那辛苦而後享有豐盛果實的滿足與快樂,
所以作事認真努力,有優秀表現,你們自己會很開心、很有成就感,我們也會與你們開心分享,
若有甚者,有時心血來潮能有個surprise的實質鼓勵也是挺讚的,不是嗎?
今年2月高一下,哥哥買了最新型的高階手機,
我們贊助金額就是之前定下的原則「上限1/2」,
孩子荷包大失血卻也激起他要努力「開源節流」的想法,真好!
這一路走來,我堅持很多東西一定要讓孩子自己付錢他才會「有感」,
「喜歡嗎?我們買給你!」直接付掉2萬多塊買高階手機給孩子,對父母來說不是難事,
但孩子「無感」就不會珍惜,就不會知道掙錢不容易,就不會知道如何在「想要、需要」間平衡。
猶記得多年前聽一朋友提起她幼齡的小孩非Nike衣服不穿,言談間盡是父母對孩子寵愛的驕傲,
我卻聽得忐忑不安,你現在讓他習慣穿名牌,以後他長大真的就會習慣非名牌不穿,
現在是Nike,以後呢?Channel、Armani、LV、Bulgari、Gucci......
如果孩子長大有能力自我供給名牌商品無虞那倒無妨,
但若萬一孩子長大賺錢無法滿足自己這樣的花費習慣的話,怎麼辦?
你不能保證孩子一生富有,就不要讓孩子從小陷入名牌迷思,養成闊氣過日子的習慣!
孩子小時,要求他們做家事,
忘了那次孩子在看書或玩電動?一聽到要做家事免不了哇哇叫,唉聲嘆氣:「蛤!為什麼!很討厭ㄟ」
然後發下豪語:「媽媽~等我以後有錢,我一定要找人來打掃,那我就不用做家事了。」
我笑笑:「好啊!那你要努力一點才有機會變成有錢人喔!如果你是普通有錢,可能還是得自己作,如果你是超級有錢,那你的時間花在工作上的產值可能比作家事還高,請人代勞當然比自己親自作更有經濟效率又能創造就業機會,也沒什麼不好啊!」「只是,我不知道你以後會不會變成有錢人ㄟ?我現在不能用預計你以後會是好野人的方式來教養你,否則,萬一你沒變成好野人卻讓你養成很多闊氣豪奢的想法習慣,那豈不是害了你?那到時你要怎麼過日子?若是那樣,媽媽就很對不起你了!所以,現在請去把該作的家事作一作,我們還是小老百姓在過生活啦!」
不理會孩子唉怨的聲音:「唉喲!」
我繼續我的分享:「即使你們以後有機會變成有錢人,我都希望你們能有生活自理能力,不要變成需依靠別人才能生活的人,你們能做但因為你們有更重要的事作,所以你們把事情外包出去給別人作,那是產值考慮,但前提是你們本身會做、能做只是不事必恭親罷了,而且這也可避免被人以你們『不會』來唬弄你們,這原則放諸生活、職場皆能通,懂嗎?」「即使你們以後有機會變成有錢人,請得起人來家裡打掃,我都還是希望你們能和你們的老婆、小孩親自打理屬於你們自己的家,在作家事過程會有些獲得,當然,現在你們不能體會,我卻希望以後你們能帶著你們的孩子去實作看看,體會一下,了解嗎?」
看著他們認份去做家事的背影,其實,說到後頭,我也不知道他們到底聽進去多少?
但媽媽總是這樣,無處不教育,無時不可聊,就是要利用孩子膩在身邊的日子多說一下、多聊一些!
「喜歡嗎?自己買!」
同場加映:
2012.01.09.哥哥的手機
2014.03.06.哥哥的新手機